开年,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作了题为《迎接新时代》的内部讲话。他在这次讲话中系统讲述了百度所要迎接的内容分发、连接服务、金融创新和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同时,还反思了百度的内部管理、公司风气和企业文化。自2017年1月宣布陆奇加盟百度,继而传出李彦宏妻子马东敏回归百度,出任CEO特别助理之后,李彦宏的这次内部讲话再次传递出百度力求变革的决心。此文为李彦宏《迎接新时代》内部讲话的编辑压缩版。
首先,是内容分发的新时代。
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
我们该分发什么?早期的时候,互联网内容是以文字为主要形态。随着带宽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创造力越来越丰富,开始有了图片。其实不仅仅是图,图集也非常受欢迎,很适合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内容形式。
除了图片,还有视频。首先是短视频的兴起,它适用的场景和触达到的人群都非常不一样。我们身处在百度这样的内容分发的中心,必须要能比别人更早地感知到内容分发环境的变化才行。
百科是一个很严谨的东西,但它很早就开始做秒懂视频,而且是放在词条的最前面,他们对内容分发环境的敏感度足够高。这是我们在迎接新时代到来时要保持的一种思维方式。要对新东西敏感,什么东西会影响你。
整个世界一直在变化,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起来很多超级App,内容越来越多被封装在微信、微博里。怎么利用百度的平台让内容回来、让我们的用户能够方便获取,完成我们让人们最便捷平等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使命?这是在新的时代里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认真准备并且为之奋斗的东西。
数据是新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后,数据怎么能够和应用相结合去呈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东西,怎么能够在百度的平台上把它变成新的内容,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应该着力去做的。
这些结构化的数据一方面给我们的用户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另外一方面也是未来我们AI的一个前提。因为AI的技术需要非常多的数据支持,有价值的有序的数据越多,最后出来的结果就会越好,以至于我们有一个技术大牛跟我说了一句话,他说数据秒杀一切算法。
知识图谱(包括需求图谱、用户画像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百度整个人工智能当中非常基础的构件,也是我们相对于其他任何一家公司的优势所在。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很重视,未来要更加有意识地根据我们的需求、场景跟产品,去不断地丰富,不断地打磨,不断地把这个东西做到极致,做到全世界最好。
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未来的搜索从索引关键词的引擎,可能会逐步过渡到索引知识的引擎。从表面文字的表达和query的匹配,这是上一个时代的事情。下一个时代的事情是用户真实的需求和我们已经积累的知识之间的一种匹配。
过去传统的搜索是人在找信息,现在要逐渐演进到信息找人。人在没有主动表达他的信息需求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猜出来这是他喜欢的,这是他需要的信息。如何能够很方便、高效地分发给这些需要和感兴趣的人,这也是在内容分发形式上一个新的机会和挑战。我们因为有强大的知识图谱和用户画像,有多年人工智能方面的技术积累,有大量的用户行为和数据,所以在这方面非常有优势。
其次,是连接服务的新时代。
未来10到15年的时间,会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中国的消费升级。过去不管你的产品多烂,只要是免费的,用户就用;不管你的产品多好,只要收费用户就不用。今天已经完全不是这个样子。只要你做得好,用户愿意为你付费。在我们的定义当中,所谓的连接服务,只要它不是纯虚拟的内容,只要包含了付费的行为,包含了线上到线下的连接等等,我们都认为是服务。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新的课题。
一个人从query表达到最后的服务,被满足,可能有十步。我们也许只做了第一步到第三步,或者第一步到第五步。但这仍然叫连接人和服务,我们不一定是完全要从端到端全部都控制,只要往前能够推进一步,我们的用户体验就会好一分,我们对整个生态的把控能力也会强一些。
第三,是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互联网金融从最开始1.0的场景金融,到2.0的技术金融,再到 3.0的所谓模式创新。这个才是触及到这个行业的基本的东西。我们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一个金融创新的新时代。
最后,是人工智能的新时代。
一个明显的机会是软硬件的结合。亚马逊的Echo非常成功,成功背后的逻辑是它在这个硬件上做了一些改造,而不仅仅是一个软件的解决方案。手机要考虑耗电的问题。但是智能音箱不需要考虑耗电的问题,这就使得它可以随时随刻都响应你的需求。这是新的硬件形式带来的新的人工智能的机会。
无人车集成了雷达和摄像头这些硬件,才使得它具备了在无人操控下自动驾驶的能力,不是一个纯软件的需求。而这种集成的创新,现在还处于一个非常快速度的迭代过程当中。未来会有非常多的机会。
第二个机会是行业的运动。人工智能会改变每一个行业。对于每一个行业来说,你只要认真去思考,你会发现这里有非常多的应用机会。
我们不是某一个垂直的行业公司,我们更像一个平台公司,不可能对每一个行业都非常了解,但我们跟有些行业关系比较近,比如医疗行业。最初百度这种医疗想做的事情很简单,就是一个O2O的东西,我们这儿有用户,很多人来找去哪儿看病,我们怎么帮他挂到他想挂的号。去年开始,我们发现智能问诊已经变得越来越实用。如果我们的智能问诊系统能够达到一个医生职业的平均水平,那就完全可以先通过智能系统,起码是辅助医生做一些判断,真的是到了大病的时候才到更具规模的医院去。
人工智能在企业层面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去年百度世界大会的时候讲过一个例子,叫做金牌销售。我们实时地识别客户的问题,然后实时地提示销售人员最牛的销售是怎么回答客户这样的问题。目前,我们已经有一个团队在做这个项目,这是真正地利用到了百度人工智能的优势。
类似的这种应用我认为还有很多,只不过我们现在没有精力去一个一个地开垦。但我们需要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去思考。人工智能时代的时候,你的思维逻辑、思维方式应该变成什么样子,现在还不是很清晰。但我相信,对我们不清晰,对其他公司来说更不清晰。我们应该及早地去朝着这个方向做我们的思考和尝试。
迎接新时代——我们要做好准备,打好每一场战争、战役和战斗
最重要的是,公司风气要好。过去这一年,大家觉得反腐的力度比较大,就是跟这个理念相吻合的。在这个战场上,一定要常抓不懈。我们要想让每个人觉得公平,就必须要打击掉那些钻制度空子的人。我们正在朝着更加正面的方向去走,这个公司会变成一个对每个人来说更加公平的公司。
其次,用户至上。我们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市场的需求、去思考我们的产品对用户的价值。
当我们往下去拆解任务的过程当中,很可能到基层到一线员工的时候,他完全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干这个事儿。这个时候如果他心目当中想的不是用户体验,想的不是市场需求,想的是我怎么能够完成这个数,那这个公司真的是时间一长就完蛋了。员工做的并不是我们想让做的事儿。
我们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现在手百虽然是一个Native App,但是人们在使用手百的过程当中,还没有一个真正Native App的体验。我们经常点一个搜索结果后,就到别人的网站上了。传统来讲,别人的网站上放了很多广告这是别人网站的事情,但从用户的角度,用户永远都觉得他在用百度,我们要对用户的这种需求负责到底。
第三,不能够论资排辈。要从真正的需求出发,根据人的能力,尤其是像互联网这样的一个快速变化的行业,很多时候那些年轻人其实比我们能够更早地感知到这种变化。要让他们有足够的发挥空间,就要大胆地用新人。
10年前,百度做一些新产品的时候,那些产品的负责人,可能就比我们今天在座的人年轻10岁。可是今天在座的人,你会很轻易地对一个比你年轻10岁的人说,这个产品交给你了?你们可能现在不放心了。其实没关系的,他们可能真的比你做得好。
我们也要鼓励开放沟通。容忍这些张扬的个性,百度文化包括我在内,更多的是做事相对比较温和的。但实际上那些有棱有角的人,那些说话更冲的人,那些有些“臭毛病”的人,我们要让他们在大的平台上有发挥的机会。
还要鼓励推动变革的人。我们做了十几年,很多事情已经有惯性了,不太去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迎接新时代,我们要打好每一场战争、战役和战斗。
整个公司在打的是一场战争。从全盘的角度来讲,人工智能就是整个公司的一个技术基础,该沉淀的数据都要沉淀,该整合的技术都应该整合在一处,该开放的要向所有的业务部门去开放。这是一盘棋。
内容分发是我们的核心,我们之所以能够存在,我们之所以很多业务能够做得起来,是因为我们有内容分发这样一个坚强的大盘,这个道理大家一定要明白。
我们的做法一定是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兼顾多元化发展和生态自建。过去很多年我们都讲的是专注,就做一件事。从去年开始,我们更多地要考虑支撑多个业务。同时要自己建生态,原来那个生态没有了,我们需要自己建我们的内容生态,我们的服务生态,我们的金融生态。
能打胜仗,这个leader才能提拔。不是说你待了多长时间了,不是说你外头有更好的offer,你就在这儿可以获得更好的待遇——你赢了,你才会受到认可。
迎接新时代,也要打扫门庭。
打击虚假信息和过度广告,这是目前伤害我们体验最重要的因素。然后,要淘汰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如果做不出来,就别在那儿混了,别在那儿撑着了。该撤就撤,该关就关,该并就并。资源向我们有优势、战略上重要的项目去聚焦。
管理层也要有新陈代谢。能的人上,不能的人要下。做的好的要奖,做的不好的,也要采取措施。
这些东西做好了,我们才能够ready,去迎接一个新时代。
这样的一个新时代,可能有威胁有挑战也有机会,这就是我们要面临的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