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语:十年前在金融市场中只是偏于一角的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如今似乎已经站在了金融市场的舞台中央,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显著影响力。在此背景下,围绕行业所出现的困惑、担忧甚至质疑更为激烈了,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发生远比过去复杂的变化——从过去享受制度红利、规模迅速扩张真正转向修炼内功、注重质量效率提升的阶段已经开始。在调整的市场中,资产管理行业该如何进行自我调整?巴曙松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持续跟踪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第11年的这份报告中,继续对业界热议的议题进行探讨。值此十一周年之际的资产管理行业报告,依然立足业界一线,依然关注宏观政策趋势;继续聚焦多变而抢眼的中观业态,对表现抢眼的资产管理子行业进行刻画。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其迅速扩张的势头外,事实上把眼光更多放在其自身还有待“提升内力、重建能力”的方面。下文为巴曙松教授为《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所作序言,敬请阅读。
不经历调整周期,资产管理行业何以不断走向成熟?
在资本市场的调整阶段,常常能读到让人清醒的文字,例如刚刚浏览的一篇短文,标题就已经足够吸引:离开了牛市,你什么都不是。
这就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在调整的市场中,资产管理行业该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2005年,我带领研究团队开始涉足资产管理行业研究领域;2006年,我们第一次以《中国基金行业发展年度报告》名义将团队的资产管理行业研究公开出版,至今已经整十年。我们曾将这套系列研究报告比喻为跟踪资产管理行业多变气候的晴雨表,在过去十年中,我们提出了周期波动与行业发展、大资管时代来临、行业的春秋战国时代、新常态下的行业转型等等观点,这个系列报告的书名从“基金行业”改为“基金与资产管理行业”最后持续确定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的确也都见证、记录了行业的成长。
刚开始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进行描摹和研究的时候,我们可以找到的样本仅仅包括数量有限的公募基金、保险资管等为数不多的机构,其中公募基金的规模在2005年底也仅为4600多亿元,合计总规模约为2.5万亿,而当时全国GDP总量为18.59万亿,全国居民储蓄总额为22万亿,当时的资产管理行业占两者比例仅为11%、7.5%。但如今,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发展到了70万亿左右的规模,资产管理行业的组成机构已经涵盖了银行、券商、公私募基金等近乎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当前这一规模与GDP的比例已经上升至103%。当年在金融市场中只是偏于一角的资产管理行业,如今似乎已经站在了金融市场的舞台中央,扮演着对国计民生和金融市场有着重要影响的角色,曾经深埋在“深草”之中的资产管理行业,“而今渐觉出蓬蒿”。
相比过去我们的研究感受而言,资产管理行业获得了从未有过的显著影响力,但围绕行业所出现的困惑、担忧甚至质疑却更为激烈了,我们发现整个资产管理行业正在发生远比过去复杂的变化,以至于这种变化让我们自己也疑惑,究竟什么是资产管理行业?如果说十年前我们关注的共同基金仅仅是狭义的证券投资行业,那么五年前我们关注的资产管理行业也只是定位于范围标的扩大化的投资行业,并由此从基金、证券、保险延伸到信托、私募基金、银行理财、海外投资机构等。而当前的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可能进入第三阶段,从单纯的投资机构拓展为覆盖设计、管理并销售金融产品各个层面,而金融产品是链接投资者和基础资产之间的环节,投资者投资金融产品,金融产品再投资于基础资产,各类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就蕴含在金融产品投资基础资产的这个过程之中。也正是这一转变推动了资产管理机构不再仅仅是资金投资运用机构,而真正去创造资产、管理资产、运作资产,这是我们十余年来见证行业发展的又一次巨大飞跃。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短短几年内开始走到金融市场舞台中央,但其运行模式、机制制度、组织架构、从业人员、监管政策等诸多方面是不是也能够匹配其市场地位?事实上,我们回顾近两年来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每一个值得欣慰的欣欣向荣的一面,都往往可能有与其不甚匹配的另一面,这些主要体现在:
第一,行业运作模式和效率与其迅速增长的规模不够匹配。行业管理资产规模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0%,过去5年的复合增长率为42%,假设这一增速降到20%,意味着到2020年行业资产管理规模将达到170万亿。但伴随着行业超常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来,金融市场波动也在加剧,从钱荒到股灾,从非标产品到信用债违约,从互联网金融到P2P风潮,尽管有外在经济环境的因素,但与资产管理行业自身的运行模式必定密切关系。金融市场最为核心的功能之一是定价,近几年“资产荒”背后本质是行业过于追求与经济周期不匹配的高收益率,却没有能够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正确定价,最终多次反映出来的就是流动性风险。这种定价机制的扭曲,推动了金融市场各类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这种还略显得粗放简单的管理模式,长远来看对于投融资双方和管理机构都面临转变。
第二,行业支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功能与其在国计民生、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不够匹配。当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达到170万亿时,预计届时将是GDP的2倍,是银行体系储蓄余额的75%。日本在人均GDP达到3-4万美元时其资产管理规模是GDP的3倍,美国在人均GDP达到5万美元时其资产管理规模是GDP的2倍,英国在2008年时期资产管理规模也是GDP的2倍。因此不论从亚洲还是欧美的历史发展来看,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成为影响国计民生、金融市场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过程中,资产管理行业有效支持的作用还需要提高。
第三,行业同质化发展倾向与产品、模式的日益丰富多样不够匹配。随着参与市场的机构增加、经济环境所要求的投资模式多样化以及居民企业投资渠道的需求标准提升,资产管理行业近几年出现金融产品、管理模式的日益丰富多样,以银行理财为重要基础的大资管行业衍生出了各种不同层次的产品,从不同投资范围的银行理财、各种类型的集合管理计划到5000多只共同基金、上万家私募基金以及大量的股权投资产品,当前可选择的资产管理产品已经十分丰富。但我们再去看起背后的管理运作,实际上同质化的现象还十分明显,这种同质化从静态看体现在产品投资范围约束、投资策略设计、基础资产重合等方面趋同,也体现在从动态看产品创新的节奏十分趋同,有新的投资产品类型会迅速被模仿。之前我们在研究中所关注的全面综合型和垂直细分型的市场结构一直没有清晰出现,机构之间相互模仿、交叉、渗透的趋势在近年还很明显。究其背后原因,可能还在于行业超常规发展、蛋糕迅速做大的过程中,机构差异化经营压力小,在风口可能不需要太辛苦就能飞起来,随着行业增长的放缓,机构势必要追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第四,行业的监管协调与行业自身积极创新不够匹配。站在十年前,我们并没有规划、可能也想象不到,银行理财规模能够发展到25万亿规模,基金公司能够在共同基金外发展出多种产品类型,保险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形成巨大影响力,私募基金管理人在协会备案有接近25000家,信托、基金、证券子公司会成为连结基础资产与投资资金之间的重要通道,等等。可以说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这十年也就是金融市场不断扩大、创新、突破的十年。而在同时,政策监管与市场创新之间的协调还不够完善。在市场自身蓬勃发展过程中,监管层对于整体情况的把握、市场结构和规模的跟踪监测是有滞后的,从而在发生阶段性、局部性波动时,监管层短期内无法及时、有效地干预市场。如何通过前瞻性的引导,既给予市场较大的创新、整合空间,又不能带来大起大落的波动,这就是政府的手与市场之间的微妙距离。
正是在这样的观察和感受下,我们2016年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研究剖析,除了一如既往地关注其迅速扩张的势头外,事实上把眼光更多放在其自身还有待“提升内力、重建能力”的方面。在2016年的报告中,我们延续了2015年行业格局篇、机构篇和海外市场篇的全书结构。第一部分行业格局篇之中,我们从行业的宏观格局出发,鉴于整个资产管理行业已经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并对中国金融结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我们分别从功能视角、行业监管和金融创新等较为宏观的角度对于行业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和研究,试图在更为广阔的经济系统的图景之中更为清晰地勾勒出资产管理行业的边界、定位和运行机理。同时,在相对中观或者微观的层面上,围绕着资产管理行业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对投资者、互联网金融和资产管理系统等话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第二部分机构专题篇里,我们立足于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行业格局,重点对于2016年资产管理行业下各个子板块进行勾勒和刻画。快速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带动了资产管理行业各个子板块的迅猛发展和跨界扩张。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资产管理系统的内在机制和联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各类资产管理机构均在重新思考自身在行业中的角色和定位。“破壁”是2016年机构视角下的关键词,未来,我们应可以看到行业中各类资产管理机构更为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大而美”与“小而精”并存的格局下,“百花齐放”的资产管理行业机构格局将值得我们期待。
第三部分海外市场篇里,我们对于过去一年的海外资产管理市场进行了回顾,梳理了眼下全球市场主流的几种资产管理业务模式,并对于美国和新兴市场的资产管理行业进行了整理和介绍。
在本书成文之际,我们也看到行业面临的市场、政策环境等出现了持续的变化。资产管理行业对于经济、金融市场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对于资产管理行业运营模式的探讨甚至质疑越来越多,而监管政策也在积极转向合理引导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这些都意味着不论从主观意愿还是客观条件而言,行业从过去享受制度红利、规模迅速扩张真正转向修炼内功、注重质量效率提升的阶段已经开始。我们衷心希望在5年、10年之后我们继续做这个研究来回顾的时候,能够看到当前又是资产管理行业蜕变成长的新时点。
是为序。
文章来源:本文节选自《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为巴曙松教授为该书所作序言,该书已于2016年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作为一位研究人员个人的看法,不代表任何机构的意见和看法)